首页 > 学术研究 > 展览发生场 | 笔墨与时代-20世纪中国画的演变发展

展览发生场 | 笔墨与时代-20世纪中国画的演变发展



中国美术的历史,就是中国历代创作者创新发展的历史,而进入20世纪更是如此。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面对积弱积贫的社会现实,中国画家们从一开始就以革新图强为主旋律,以面目新张为大趋势,由此拉开了20世纪中国画演变发展的大幕。其中更以五四运动、抗战救亡、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重要转捩点,形成阶段性地突破和时代性的面貌。本次讲座将以时间为线索,以各个时期的重要美术作品为对象,向听众介绍20世纪中国画的主要流派与代表艺术家。

主讲人

640.jpg

赵力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博士。


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台湾实践大学创意设计管理博士班客座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入选人,文化旅游部、北京市文化产业专家库专家。建银国际中国文化产业基金顾问、平安银行文旅健康事业部首席艺术顾问。艺术北京联合创始人、青年艺术100、AMRC艺术品市场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AAC艺术品评估中心等机构创始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中国书画鉴定、当代美术批评、艺术经济研究、展览策划推广等。


参与策划项目有2009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世纪中国美术奠基人系列展览”、“新中国美术开拓者系列展览”、“全球艺术品收藏高峰论坛”、“艺术经济高峰论坛”、“博鳌论坛-亚洲艺术沙龙”、“中国当代收藏家年会”、“上海国际收藏论坛”、“艺术赞助人大奖”等。




水墨,是中国艺术的传统载体,也是中国当代的创作媒介。因此,通过水墨一方面可以将历史与现在无所间隔地连接起来,一方面也可以让创作者在反顾传统、展望未来的时候,更明确了当下的选择态度与立场意义。


水墨,其价值还不仅仅于此。借助对改革开放以来水墨创作历程的梳理,我们不仅可以充分肯定水墨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应有的历史地位,而且它在观念、语言、形式等全方位的推进的确也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创造与“中国经验”。


也正因为如此,水墨不应该只是停留为中国艺术家的手段专利或者文化身份,而应该成为全球化的艺术方式和创作场域。为此,我们除了寄希望于文化间的彼此尊重与多样化的文化并存之外,也应更为积极关注于水墨观念的当代实践、水墨创新的体系建构以及水墨精神的全球传递。(赵力)


640-1.jpg


      讲   ·   座   ·   现   ·   场      

418A9663.jpg418A9655.jpg418A9650.jpg418A9638.jpg418A9620.jpg418A9615.jpg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会尽快回复您的留言,
将会以邮件的方式发到您的邮箱里!
秒后自动关闭此页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