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年鉴活动 |“Becoming生成”沙龙 | 数码美学: 对立、共生还是创造力的唤醒?

年鉴活动 |“Becoming生成”沙龙 | 数码美学: 对立、共生还是创造力的唤醒?

年鉴展公共活动


“Becoming生成”移动沙龙

数码美学:

对立、共生还是创造力的唤醒?



关于“Becoming生成”


“Becoming生成”是一个移动学术沙龙,于2018年在伦敦创立,沙龙成员多在读或毕业于英国、美国等各大社科、艺术院校,项目关注艺术实践与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其间产生的“新词语”。2019年度的移动沙龙将分别围绕在“影像”、“数码”和“自然”这几组关键字展开。受到长征计划的特别邀请,“Becoming生成”将在长征计划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8”中设置的“长征档案:后台”共享工作装置空间内策划两场移动沙龙,首场活动“影像将会成为……”将于7月5日举行。



关于本次讲座

美学是关于艺术和感知的哲学。当代艺术早已从传统美学的审美方法——美和品味中跳脱出来,被观念、语言、媒介、物质性等替代。但对于今天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数码环境和运算机制,审美探索却徘徊在人类感知与数码技术难以协调的差异之间。艺术理论学者贝缇丽彩(M. Beatrice Fazi)指出数码美学的问题:一方面,数码技术强势而持续地开拓着人类的思考、行动和感受模式,而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纯数码认知模式的生物感知失效性的讨论也被广泛关注。


当我们的注意力不断被数码景观吸引,其逻辑和编程在如何塑造我们的日常和审美?我们的感知、联想等意识活动能否衔接数码技术和人工智能信息化的运行机制?认知语言学者约翰逊(M. Johnson)认为,“美学直接触及我们意义创造的核心,会成为我们重新认识作为人类意义的基石,而来自个人经验的体会是审美的基础”。


这场题为“数码美学:对立、共生还是创造力的唤醒”的沙龙对话,将从6位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的“个人经验的体会”开始,请他们分享有关数码技术逻辑、测量与真实世界、偶然性、去人类中心化、去身体效应(disembodiment)、快意紊乱(Apophenia)等数码艺术领域的前沿议题,最后将邀请到场观众一同参与讨论,共同追问数码审美、探索艺术的可能性。

屏幕快照 2019-08-28 下午2.09.18.png

屏幕快照 2019-08-28 下午2.09.36.png

屏幕快照 2019-08-28 下午2.09.49.png


讲座现场:

418A9603.jpg418A5750.jpg418A5747.jpg418A5739.jpg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会尽快回复您的留言,
将会以邮件的方式发到您的邮箱里!
秒后自动关闭此页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