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活动 > 民生理论讲堂·第四期 | 文化与形式——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

民生理论讲堂·第四期 | 文化与形式——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



民生理论讲堂

文化与形式——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



关于民生理论讲堂

民生理论讲堂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为促进理论的生产,讨论和传播而专门打造的系列学术性公教项目。美术馆将不断地邀请不同学科门类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以美术馆空间作为讲堂,传道授业解惑,为广大社会公众和一切对学术理论有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良好公共学术平台,更充分地发挥美术馆的社会公共空间和文化发生场的功能和作用。



话题内容


20世纪现代艺术批评巨匠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从艺术创作的媒介材料出发,分析艺术形式语言背后的文化的意义,从而将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批评的历史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从理论上推演出现代艺术的最后形式是抽象艺术。本期沙龙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红梅博士,带大家真正的走入格林伯格的世界。


关于嘉宾

640.jpg

郭红梅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央美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委会委员;南京金陵美术馆艺术顾问;视觉文化研究学者,策展人。


【主题书】

640.jpg

《自制美学》使得我们可以审视批评家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会给他充满争议但又影响深远的理论提供辩护(时不时还会给予反思)。查尔斯·哈里森的序言介绍了《自制美学》的写作背景——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及20世纪批评的演变。新京报对其评论,20世纪3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蔚然成风,而60年代晚期,现代主义价值开始遭遇广泛质疑。美国现代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作为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分水岭,始终坚守艺术品质的标准,拒绝媚俗,还审美的个体感受以尊严。


作者介绍

640.jpg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也许是该时期整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由于他的主要观点代表了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法典化,他便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水岭。几乎所有同情或支持现代主义的人都为他辩护,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者都首先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他。著有《艺术与文化》、《朴素的美学》、《格林伯格艺术批评文集》(1-4卷)等。格林伯格的作品简明地阐述了193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晚期西方艺术评论的中心问题。他于1971年在本宁顿学院的九场讲座及随后七年他在各种艺术杂志上发表的多篇文章,可以被视为格林伯格理论总结的开端。


他这一段时期的经历,反映了他对艺术趣味与品质的最广泛见解。他坚持认为,尽管现代艺术家通过生产一些如此跳脱常理以至于无法被评价的艺术品来奋力逃避趣味的审判,但趣味仍然是不可抗拒的。他坚守艺术品质的标准,并认为去探寻一种媒介最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是艺术家的责任,对此进行鉴别则是批评家的责任,而这两者都是伟大艺术的必备条件。他讨论审美体验中期待和惊奇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讨论伟大艺术所带来的激动心情。


现场图片:

64z0.jpg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会尽快回复您的留言,
将会以邮件的方式发到您的邮箱里!
秒后自动关闭此页 立即关闭